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基本救生

 
 
 
 

基本救生

        所謂『基本救生』係指任何人都可以實施的救生法,基本救生強調的是在岸上的救生。會游泳與不會游泳的,都是可以來救生的,遇到有人溺水時,須運用最安全的方法,如能在岸上施救,絕不要下水去救,能用器材去救的,絕對不要徒手去施救。基本救生是最安全,快速最具效果的救生法。

基本救生的三大順序:

  1. 將現場附近可用的漂浮器材拋給溺者。
  2. 劃過去救(如木板.浮板等...)。
  3. 游過去救(當然要經過救生訓練才可以,而且務必有他人在岸邊支援)

總之,不論使用那一種救生式,都要先要求自己本身安全,才能談到去救助他人,千萬不要變成『人溺己溺』。

(一)手援法-所謂【手援】就是使用手來援助溺者的方法

使用時機:淹溺者距岸邊很近,因不諳水性,而在水中掙扎時。

救援方法:救助者,很快俯身,爬伏在岸在,務必一手捉住岸上的固定物,另外一手抓救淹溺者。

(二)腳援法:所謂【腳援】,就是用腳來救援溺者的方法

使用時機;救者用手抓不到,而用腳可以援救到的距離,如此可以延長救援的距離。

救援方法;身體進入水中,兩手抓住岸上的固定物,用腳伸向淹溺者,待溺看抓住之後,拖其上岸。

(三)物品援救法:用隨身物最為快捷,其中包括衣服、毛巾、領帶、長襪....等等。使用此種軟軟性物品援救,可以增加援救的距離。

使用時機:淹溺者肇事地點稍遠,而手與腳都達不到之位置。

            救助方法:在使用軟性物品救助時,首先得將軟性物品在水中浸濕,如此才能很有力的甩給溺者,將溺者拖回岸邊。

(四)伸展物救助法:包括:竹竿、樹枝、木棍以及特製的救生竿,救生鉤,任何可以延伸的物   品,均可伸展以救助溺者。

使用時機:淹溺者距岸較遠,必需用伸展物之距離。

救助方法:將延伸物遞給溺者,拖其回岸。

 

(五)拋物救助法拋擲物包括:救生圈、救生繩、油桶、水桶、釣魚用冰箱。

使用時機:溺者距離岸邊較遠,採用快捷的拋擲法。

救助方法:

            1、直接拋擲法:如救生圈、球套、油桶、內胎,任何漂浮物,直接脫手的拋給溺者,先便溺者自救,然後再設法救助他。

            2、繩索拋擲法:如救生繩繫一浮物或者救生圈上繫一繩子,或者是其他漂浮的工具,用繩子連接均可拋擲救助溺耆。

 

(六)人鏈援助法:(不建議使用,僅供參考)

使用時機:人多且水不深,無其他方法可用時,可考慮用人鏈援助法。

救助方法:彼此之手互握住手腕,連成一長鏈,以援助溺者。

(七)攜帶浮具救助法:在拋擲法達不到目的的距離,需要考慮游泳救助時,最好攜帶救生浮具。

使用時機:距離岸邊很遠,而且拋擲物也達不到目的之距離,攜帶浮具入水游泳施救,比較有保障。

救助方法:攜帶任何的漂浮物游向溺者,到達溺者處將救生浮具交給溺者,然後拖其回岸。

 

(八)划船救助法:能划小船去救助是最安全可靠的方式。

划船救助要注意下列事項:

    1. 接近溺者時,要用船尾接近。
    2. 在河川中水流很急的地方,用槳遞給溺者,將其拖到船尾上船。
    3. 如果溺者無力上船,不必勉強拉他上船,在水中拖救較為安全,拖到岸邊再設法救助。
    4. 利用船上的救生器材拋擲使溺者自救後,再救他上船,是更安全快速的方法。

            水上活動應注意事項:

    • 絕不要單獨一個人去接近水域 (包括一個人去游泳)。
    • 不可在水邊嬉戲以免失足落水或在水中惡作劇將他人按入水中,易使他人窒息。
    • 不可在身體情況不好時下水。
    • 應避免過度疲勞,或在水中逗留太久。
    • 酒後及空腹飽腹時都不可下水,最近在海釣場經常發生溺斃事件,皆因喝酒過度所造成。
    • 絕下可在暴風雨、雷電時逗留在水中。
    • 絕不可到急流、或有漩渦的水域中游泳。
    • 不可去陌生而情況很危險的地方去冒險游泳,尤其是海邊暗流相多。
    • 遇見有人在水中淹溺呼救,不可逞能而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去冒險拯救他人。
    • 不可攜帶品質不良的救生圈或水上浮具下水游泳。

 

    游泳前準備事項:

    暖身運動:以舒通筋骨,促進血液循環伸張肌肉,如跳躍運動,壓腿運動等。

    沐浴:於暖身運動後施行,以使肌膚適應水溫,如在河邊或海水之處可先取水沖全身。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水上自救與求生

 
 
 
 

水上自救與求生


        台灣四面環海,內陸河川繁多,亞熱帶的氣候亦適於水上運動,然而往往由於對水上安全常識缺乏認識,溺水事件屢見不鮮,不但危害個人之生命安全,更是國家社會的一人損失。因此,水上救生常識,應該是每個人必備的。

一、水中自救法-自救而後救人

        在水域中活動,如果忽然發生身體上不舒適必須喊「救命」。如此,其他人聽到會來幫助你。但是如果沒有人接應你,那你就必須要冷靜設法,自己救自己,在水中自己救自己的方式稱之謂「水中自救」。
 

水中自救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利用漂浮物求生
            水上漂浮物很多,如救生圈、救生袋、救生枕、木塊 (板)、手提袋 球類 面盆、 水手袋、手提箱,都可加以利用漂浮求生。

漂浮物自救

    (二)徒手漂浮求生:
          利用本身的浮力,在水中漂浮自救。也就是「用最少的體力,在水中維持最久的生機」。其方式很多,僅動作有異,名稱有別,如
    1、水母漂
    2、十字漂
    3、仰漂
    4、雙手韻律呼吸
    5、單手韻律呼吸
    6、單腳式的韻律呼吸
    7、魚鰭式
     

水母漂

十字漂

仰漂

雙手韻律

單手韻律

單腳韻律

魚鰭式

   

        徒手漂浮也是屬於一種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之,決不可在發生危急之前,雖然有體力,會游泳,而不攜帶救生工具,這是水中肇事最大的錯誤與不幸。不過,在緊急狀況,在水中漂浮要比在水中游泳而維持較久之生命力。水上漂浮,首要 「鎮定」、「信心」、「堅忍」、「希望」,在水中遇難才能有希望與機會脫險。

 

(三)利用自身的衣褲求生
        當我們失足落水,大多數都是身上穿著衣服,如果是穿看衣服在水中活動,對漂浮都有很大的障 礙,但是衣服也是水中最好的求生工具,只要會利用即可。當落人水中,首先要鎮定。其次將外衣 (大的外套、如西裝、大衣、風衣之類) 脫下。其次脫掉鞋子。其他的衣褲都是可利用的救生浮具,分別述說如下:
 

衣褲求生

衣褲求生2

    上衣漂浮法(一): 將第一個釦子釦緊吸氣吹在第二個釦子裡,如此,背部可浮起一大氣泡。
    上衣漂浮法(二): 亦可將衣服脫下,紮緊衣袖。再將胸部扣子反扣,抓著衣角,撲向水面上,如此胸前可浮起一大氣泡。
    褲子漂浮法:將褲子脫下,紮起兩褲角,向褲中打水,空氣充入,握緊褲腰利用漂浮。

     

褲子漂浮

12

 

(四)抽筋自解
        一個人在水中忽然肌肉僵硬而痛苦難忍,那就是抽筋。如無人救援,必須自救。常抽筋的部位有;腳指、小腿、大腿、手背、上臂、腹部。而抽筋的原因大部分為寒冷、肌肉受刺激、肌肉受壓迫、肌肉太疲勞、肌肉血液不流暢與缺氧。
        抽筋的自解,都是用放鬆與搓壓法。局部的按摩效果甚佳。如果情況允許用熱敷方法恢復最快。如在水中,利用水中漂浮,將抽筋的部位拉直,可以很快的復原。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救生繩袋投擲方法

 
 
 
 

救生繩袋投擲方法

救生繩袋的使用方式介紹:

1、下拋法

2、上投法

3、側拋法

4、繩袋落點及再次的投擲

5、拖回溺者

6、收繩方式。

 

1、下拋法:

    A、右手抓住繩袋口並將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左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將繩索抽離袋口。

    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另一手抓住繩袋口,由下向後提高。

    C、投擲時,抓住繩袋口之手的手臂用力向前依順時鐘方向快速擺盪至八至九點鐘的方向,同時同側腳跟著身體向前跨出一步,順勢將繩袋拋出。

     

2、上投法:

    A、一手抓住繩袋口並將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另一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將繩索抽離袋口。

    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然後使抓住繩袋口的手高舉過頭,將繩袋置於同側肩背後。

    C、投擲時,抓住繩袋口之手的手臂用力向上依逆時鐘方向快速擺盪至11至10點鐘的方向,同側腳同時跟著身體向前跨出一步,將繩袋拋出。

     

3、側拋法:由於地形高度受限或上方有障礙物時,才使用此法投擲,拋投距離較近。

    A、一手抓住繩袋口並將束緊繩之扣環拉開,另一手虎口緊抓住繩端,將繩索抽離袋口。

    B、一腳在前,一腳在後,身體半面右、抓住繩袋口的手,虎口朝後,掌心向下,手臂伸直與肩同高並將繩袋置於身體後方。

    C、投擲時,緊握繩袋口之手的手臂隨著身體向逆時鐘方向快速擺盪至2至1點鐘方向,然後將繩袋拋出。

     

4、繩袋落點及再次的投擲:

    A、在靜水或激流中,投擲時繩袋落點最好要超過溺者到其身體的後方,且伸手可及或近處,救者可在岸上收拉繩索或移動位置,以讓繩索靠近溺者,能捉住繩索或繩袋。

    B、如果溺者還是無法抓到,則馬上收繩,收繩時左手掌心向上,虎口朝前,右手將繩索快速收回置於左手掌虎口上面,在二十秒之內再作第二次投擲,需注意繩索不可糾纏在一起。

     

5、拖回溺者

            當溺者抓到繩袋後,其中一手應先緊抓繩袋前端環扣,以免流失,雙手伸直緊抓繩袋,身體轉為仰姿,頭向上遊方向,並將繩袋置於最前端;或身體轉為仰姿,頭向上遊方向,雙手緊抱繩袋並置於胸前;假如救者站在較高地方,溺者可採俯姿並將繩袋置於胸前,或手臂伸直緊握繩袋。
            在激流激流中,救者可將繩索單圈繞在腰背上,等溺者被急救衝回岸邊時,邊走邊收接近溺者,或雙手輪流收繩,虎口朝內,掌心向下,或虎口朝前,掌心向上,將溺者拖回岸邊。切記,實施激流救生時,無論是救者或是溺者都不可將繩索繫緊在身上,以免發生危險。

     

6、收繩方式:(收繩入袋前應將繩袋內外及繩索以清水沖洗乾淨)

    A、收繩時將繩袋置於二腿之間上,打開袋口,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及大姆指撐開袋口,一手依序將繩送入袋內,最後將繩尾環扣留在袋口外,拉緊束緊繩扣環。收繩時不依序收入袋內,繩索可能會糾纏在一起發生,而再使用時會有繩袋拋不出去之狀況。

    B、收繩完成後,將繩袋口朝下,倒掛於架上。

     

    水上救生繩袋規格繁多,有用於靜水救生、急流救生、獨木舟救生及船艇救生。繩索之長度有10M、15M、20M、25M,繩索直徑有6M/M、9M/M、11M/M,繩索的抗拉力從120公斤到2000公斤都有。

    ◎美國Sterline Rope Company Inc. 所生產的浮水編織繩規格如下:

    材質:Polypropylene

    5/16"〈8mm〉,最大拉力1,600lbs〈727Kgs〉。

    3/8"〈9.5mm〉,最大拉力3,200lbs〈1,454Kgs〉。

    7/16"〈11mm〉,最大拉力3,300lbs〈1,500Kgs〉。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激流救生技術

激流救生技術

作者:曾應鉅


  台灣獨特的地理環境,南北縱長約40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島內中央山脈最高約4000公尺,造就了台灣河流山高水急的特性,最長的河川—濁水溪,也不過約180公里的長度,每當大雨或颱風過後,河床就再也不是您所熟悉的地形了,河床內的坑洞往往深不可測,對遊客造成很大的威脅。

  河流裡的大石塊與大枯木,在平常沒有威脅性,但在大雨時卻阻擋的河水的流動,等到無法承受河水的衝擊力而崩潰時,就造成山洪爆發,造成無可收拾的後果,89年的八掌溪事件就是一例無法抹去的教訓。

  台灣近幾年幾次嚴重水患,因為地球溫室效應,冰山溶解造成海水水位上昇,又適逢大潮,導致河水無法往海洋宣洩,溢回至陸地上,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台灣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數約在700—1000人左右,而在溪流中溺斃的人數約佔49.6%左右,在人力無法勝天的情況下,只有加強對遊客居民的安全宣導,及加強救生人員的溪流救生訓練,殷鑑於此本會曾應鉅秘書長於2000年(89年)與救生協會高雄縣分會吳祈萬會長及其他資深教練一同赴美國學習激流救生技術,將最新之激流救生技術在台灣推廣,使我國之前皆著重於海域救生的觀念逐漸改變,本會已於曾秘書長回國後,陸續舉辦過多期之及流訓練,參訓學員大多為救生教練以上資格,使得救生技術更上一層樓。

以下就激流救生之技能作簡單介紹:

  • 河流介紹
  • 激流救生人員的等級
  • 激流救生隊伍的組成
  • 個人裝備
  • 激流哨音信號及手勢
  • 激流游泳
  • 激流救生方式

    河流介紹

    1. 方位辨認:人員面對下游(河水流動的方向),左手邊為左岸,右手邊為右岸;面對上游時,右手邊仍為左岸,左手邊仍為右岸。
    2. 水流的力量:平緩的水流衝擊力甚小,但當流速加快二倍時,其衝擊力則變為四倍,強大的水流衝擊力量就足以衝垮、沖走激流所流經之處的所有物體,包括人命。
    3. 分層流:於河流中央,其流速依水深而有不同,通常越接近水面流速越快,水底的流速則較緩慢。
    4. 迴旋流:於河流兩岸旁,其水流成螺旋狀反轉,流速較慢。
    5. 笑臉形陷窩區:面對下遊方向,水流因地形、地物之影響造成水流由外集中到中央處,就如同陷入三角形之網袋一樣,最後不得其門而出,此類型之水流區具危險性。
    6. 皺眉形陷窩區:面對下遊方向,水流因地形、地物之影響造成水流由中央流向兩側,人員碰到此種水流自然就易被流出此區域。
    7. 迴流區:水流受到水中高出水面的障礙物阻礙時,即會由該障礙物兩側經過,此時障礙物後之兩側水流會加快,但障礙物正後方卻成真空,水流會迴流至障礙物,該水流迴旋區是激流救生人員常運用的一個地點,可作為停滯觀察的地點、延緩被衝至更下游之避難區或更可成為逆流而上的中途點。
    8. 河流中之危險因素:河流中之危險因素可分為大自然所造成的危險及人為造成的危險,各種危險因素都能輕易的造成事物上的毀損甚至奪去人命。  大自然的危險因素包括水流的動力、水流陷窩區、水中障礙物、礁石及碎石層、低水溫、大水時、地形變化造成之危險。人為造成的危險則有人為障礙、橋墩、攔水壩、洪水引道、有毒環境、藥物、酒精和抽煙等。

    激流救生人員等級

    美國Rescue3組織將激流救生人員將依其訓練及經驗分為下列等級:

    1. 基本救生人員:認識及瞭解激流之危險性的人員,可從事防範之工作,或於現場協助聯絡,搬運等事務性之工作。
    2. 激流救生工作人員:具備激流救生基本常識及技術,可於激流救生現場擔任岸上之工作,諸如安全維護及繩索救生之協助等工作。
    3. 激流救生技術人員:合格之激流救生人員或是急救員,擔任水中或醫療救護上之工作
    4. 激流救生專家:具經驗之激流救生專家,一般擔任激流救生隊伍之隊長。

    激流救生隊伍的組成

      激流救生隊伍的組成基本上激流救生隊伍係由下列性質之人員組成,個人所職司之任務不同,人數可視人員多寡彈性調整編組。

    1. 隊長:負責分派、指揮救生及對外聯繫工作。
    2. 上遊觀察員:位於上游處,擔任警戒工作,以防上游下來之事物危及救生人員。
    3. 水中救生人員:水性良好之人員擔任,以便執行入水救生或是在水中進行各項工作。
    4. 岸上救生人員:於繩索救生時,負責繩索架設及操作激流救生中之相關器材。
    5. 安全人員:負責相關救生人員之安全維護工作。
    6. 其他人員:擔任事務性之工作,協助其他人員,尤其是器材整理及搬運。

    個人裝備

    除了團體裝備、器材外,個人應具備以下之裝備:

    1. 頭盔。
    2. 防寒衣。
    3. 救生衣。
    4. 哨子。
    5. 手套。
    6. 防滑鞋或運動鞋。
    7. 激流專用蛙鞋。
    8. 小刀或是供緊急使用可切繩之剪刀。
    9. 防水手電筒。
    10. 其他。

    激流哨音信號及手勢

    1. 注意:一聲哨音。
    2. 看上游:二聲哨音。
    3. 看下游:三聲哨音:
    4. 有狀況:連續三聲哨音。
    5. 靠右:右手平舉。
    6. 靠左:左手平舉。
    7. 靠中間:雙手高舉、掌心相對。
    8. 停止:雙手前平舉、掌心朝前。
    9. 求救:單手高舉。
    10. OK:單手放頭頂

    激流游泳

    1. 防衛式漂流:在水淺、礁巖多的激流中游泳,如無其他需求應採取此方式漂流前進,採仰姿及雙腳微灣並置於前順流而下。順流而下時儘量保持身體為接近水面的水平姿勢,眼睛注視下游,若有岩石等之障礙物則可運用雙腳抵擋來避開。需逆游或減緩漂流速度時可採取仰泳及雙手助游。
    2. 抬頭捷泳(攻擊式):在深水區前進救人或到特定目標區,例如要進入迴旋區時,需採抬頭捷泳或由防衛式漂流翻轉改圍抬頭捷泳,儘量保持頭部在水面上,以便注視目標。
    3. 進出迴旋區:當情況需要,游至河中岩石後的迴旋區休息,計畫下一個行動或等待救援。迴旋區可為人員在激流中的暫停點,是暫停觀察後再出發執行救生任務或下一個動作前進基地。
    4. 水面換氣要領:在大的河浪中,必須算準在波浪間呼吸,浪頭前吸氣,浪峰上放鬆休息,過浪頭後觀察前方情況。

    激流救生方式

        一、岸上救生

            物援:整體來說無論手援、腳援或是運用物體救援,如救生竿、救生圈、救生球等之救生技術,大多於我們的救生訓練中都已涵蓋,在此特別介紹救生繩袋救生技術,以便此一簡單卻相當有效的救生工具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投擲方式有上投法、下投法二種。收繩動作需於20秒內完成,以便需要時能再次投擲

        救生繩袋救生

        二、入水救生

            入水救生技術方面,除了我們所教導的技術外,仍需在加強說明激流救生中特有的救生技巧。

      1.   淺灘橫渡:單人橫渡、雙人橫渡、多人橫渡。
      2.   救生板救生。
      3.   V字型救生。
      4.   送物過河。

        三、船艇救生

              IRB為水上救生中不可或缺的救生器材之一,為激流環境中本身就是一個泛舟的良好場地,故可採取泛舟用之橡皮艇或是時下流行的獨木舟均可。

    1. 順流航行:順流航行而下時,需多運用緩行區及迴旋區來緩慢速度或是橫渡河流以得需要之航行速度。
    2. 逆流航行:船艇要逆流航行時,更是需要注意運用緩行區及迴流區來減小下衝的力量或是橫渡河流,以便使船艇逆流而上。
    3. 船艇渡河:橫渡河流時應將船頭向上游,以45度角偏向欲抵達的岸邊方向航行。
    4. 接近逆者時,除非不得已,可航行的船艇應以由下遊方向去接近溺者為佳。

            ※運用繩索協助船艇於激流中執行救生任務,其基本方式有下列三種:

    1.  雙船聯合救生:適用於迴流力強的地區,尤以是低攔水壩下之回衝區,若有溺者或是船艇陷於其中,前往救援的船艇也極易困限於中,保險的方法是以另一船擔任安全船,以便適時將陷於回衝區的船艇拉出。
    2.  單繩繫結船艇救生:適用於無法航行之環境,由上游處放下船艇,順流接近溺者。
    3.  二點繫結船艇救生:適用於無法航行且水流湍急之環境,除繫一條主繩在船艇外,更於船首兩側各加一條副繩,以便協助控制船艇向左邊或右邊移動。
    4.  四點繫結船艇救生:適用於無法航行且浪大水急之較惡劣之環境,除夕一條主繩在船首上及船首兩側各加一條副繩外,更於船尾兩側各加繫一條副繩,     以便協助控制方向及加強船艇之

        繩索救生

    1. 繩索:繩索救生中所使用之繩索均為合成纖維繩,其有分為動態繩及靜態繩二種,因編織法不同而有不同之特性,激流救生所使用之繩索以靜態繩較宜,因其伸縮性較小,不會因承受大拉力而伸展之。下列為繩索救生中所會用到的繩索及其功能:
      1.   主繩:大都以13公釐(2」)直徑之靜態繩為之。
      2.   副繩:直徑為9公釐(7/16」)之繩索。
      3.   前導繩:以6公釐(3/8」)左右之繩索為之,即為一般所稱之細繩,將其先行送過河再引導主繩或副繩過河。
      4.  牽引繩:以8公釐之繩索為之,繩索救生時,以此繩結於繩索上,充分利用機械 原理來發揮最大的牽引作用。
    1. 扣環:用於繩索之相連接或是協助固定之用,材質分為不鏽鋼及鋁合金二種,形狀上大約有D型環、蛋型環等,激流救生中應使用附有保險之扣環。
    2. 滑輪:滑輪可使繩索之阻力減到最低,以利拉引或滑行,型態上可分為單槽滑輪、雙槽滑輪及三槽滑輪等。
    3. 扁平編織帶:用於岸上之主要固定點,有1」寬及2」寬二種。
    4. 圓型環:不鏽鋼材質之圓型環,連接繩索之扣環扣於上可調整方向。
    5. 8字環:材質分為不鏽鋼及鋁合金二種,幫助滑降之用。
    6. 繩結:基本上於激流救生中所使用到的繩結約有下列數種,均以簡單易結易解、穩固牢靠為主。

        單結,平結, 雙套結, 八字結, 雙股八字結, 方向性八字結, 漁人結 ,雙漁人結, 稱人結, 蝴蝶結, 普魯士結(牽引結), 水結 ,無結等等。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淺論激流救生概念

淺論激流救生概念

作者:楊政文


        身為一位救難人員,執行任務時隨時都會身處險境,因此不僅要具備精湛的救援技巧,平時即要有多重完整的救援構思計劃,於任務現場才能依現況冷靜的、快速的研判,採取正確的救援方式。
        而災難環境則以河川激流動水的環境型態變化最大,也因此更加深任務的危險性,有感於此個人僅以所學得之有限淺顯的知識,將激流動水相關之救援技巧、溺者行為模式、救生風險等項目,做一整理闡述,願與我所有救難弟兄共同分享研究,受限篇幅本文僅做提要說明,無法配合圖表深入探討,有錯誤失當之處更望能提出指正,願共勉之!

一‧受溺者行為模式及救生風險

    A‧驚慌與生存(Panic & Survival)
    1、救者行為模式
    驚慌(Panic):救援者先心理建設避免自己驚慌,並瞭解溺者驚慌的心理。適應能力(Comfort Zone):救援者有信心有安全感,不適應的因素加以瞭解排除。
    2、溺者行為模式
    生存率(Survival):生理狀態有信心求生慾望會更強求生並不全依賴技術而是以心理狀態達成。


    B‧溺者行為模式風險評估: 溺者不同行為模式會影響救援動作。
    1、正常行為模式(Normal Behavior):
    溺者危急時呼叫是正常行為,救援者可岸上告知如何自救,或丟擲浮具救援,此行為模式救援容易。
    2、慌亂行為模式(Panic Behavior):
    溺者危急時雙手於水面拍打,無意義行為無法幫助脫困,只是耗損體力,溺者此行為模式會造成救援阻礙。
    3、反慌亂行為模式(Counter-Panic Behavior):
    溺者溺水後無反應無求生慾望,連丟擲浮具都不抓握,溺者此行為模式會造成救援極大危險。
    4、溺者本能反應(Instinctive Drowning Response)
    溺者以自然反應機制雙手下伐,頭向上尋求呼吸,成年人維持60秒小孩20秒即會下沉,尋求呼吸會對所有東西反抗,溺者此行為模式救援最危險(Risk to the Rescuers)。

    C‧安全救援與生存(Rescure Safety & Survival)
    1、急救 Emergency:
    保持呼吸道暢通,確認有無呼吸、有無心跳,必要時做人工呼吸或CPR。並嚴密觀察防再發生溺死稱此為停車場溺斃。外傷處理、脊椎、頸椎、尾骨損傷檢查,迅速送醫。
    2、傷害 Injuries:
    水中易受傷害為離岸10英呎範圍。漂流時脊椎骨、尾骨易受傷,手腕滑倒或碰撞易受傷。激流救生易受傷部位為腳踝腳部等處。
    3、溺水 Drowning:
    溺水心理反應無自主性、閉氣,但仍想呼吸,水中溺者易失溫。溺死者一種腹部吸大量水,一種嗆水喉頭鎖住無呼吸腹部無水。溺水者呈現精神恍惚,僅有求生動作時,只有15秒的救援時間。救援要環境及災難評估,救援能力評估,依能力分配任務。
    4、低體溫 Hypothermia:
    冷水中要保持體溫,太冷會硬化、手腳痲痺,只能撐短時間。人體正常體溫36.9~37.1oC,35.5oC 以下為失溫,30oC以下逐漸死亡。溫度低會抖動以增加體溫血液循環,但血液流到四肢會造成腦部缺氧,低溫處理保暖昇溫,增加血液循環,由於血液成塊狀,會造成阻塞死亡,故要注意,處理要先由軀體再四肢,並注射食鹽水。
    5、中暑 Heat Exhaustion:
    溫度太高會造成中暑、脫水、頭昏、嘔吐。傷患移到清涼處所,脫除防寒衣、衣服,保持呼吸道暢通,腳部抬高、注射食鹽水。

    D‧救生風險評估
    1、由低風險到高風險 Low Risk to High Risk:
    1.延伸 Reach:
    伸手救援不直接接觸,以延伸物救援,如樹枝、長鉤、充氣水帶等,自己要穩固不行時鬆手確保,救者危險程度最低。
    2.拋擲 Throw:
    拋擲東西救援,如浮具、救生衣、救生圈、繩索、椅墊、拋繩袋等,救者危險程度提高。
    3.用救生艇 Row:
    用救生艇救援,如汽艇、膠筏、IRB、動力船艇、非動力橡皮艇等,救者危險程度提高。
    4.下水救援 Go:
    直接下水游泳去救,要保持距離注意溺者驚慌抓人,避免被扣住確保安全,危險程度更高。
    5.拖帶溺者 Tow:
    下水直接接近溺者帶回岸最危險,要做防衛性救援,救援事件有60~80%死亡者為救援人員。
    6.直昇機救援 Helo:
    山林區利用直昇機偵察、載運救者、器材、患者、轉寄通訊、吊掛、垂降等,危險程度最高。 

二‧救生原則及信號傳遞

    A‧鳴笛訊號(Whistle Signals)
    一短聲:人員動作停止,注意吹哨來源及口令。
    二短聲:人員往上遊方向移動,依指示沿左岸或右岸前進。
    三短聲:人員往下遊方向移動,依指示沿左岸或右岸前進。
    三長聲連續:緊急情況,人員全部撤退離開水面,集合瞭解情況。
    吹一短聲哨子:
    指揮人員手指你,手拍壓頭頂,表示詢問是否OK?
    如手舉高、手指頭指天,表示須要救援。雙手平舉掌心朝前,表示停止。

    B‧救援通訊信息傳遞
    1、互相連繫通訊 Communications:
    互相連繫用說話最簡單,但實際上有其困難,因此可利用無線電通訊。
    2、其他電訊器具 Other Electrical Devices:
    喇叭、廣播器。
    3、視覺器材小型閃光燈 Pocket Strobes:
    可攜帶、便宜、防水、防震,每分閃50次連續9小時。
    4、水中染色器 Water Dye Markers:
    盒裝染料於水中釋放隨水流動,於直昇機上可看顏色找到地點。
    5、防水手電筒 Flash Lights:
    易攜帶、便宜、防水、使用期長,戴於手臂上可救援及識別用。
    6、鐵板記號 Panel Markers:
    4』*8』橘色板,鮮明易發現。
    7、肉光的螢光棒 Cyalume Lightsticks:
    螢光棒非真火,防水、防風多種顏色,夜間搜索,左右岸拿不同顏色,方便區別。
    8、人造煙 Smoke:
    人造煙化學作用較燙乾草旁不可使用。
    9、口哨 Whistles:
    便宜、易攜帶掛救生衣下方,防水、防呆工具任何人都可使用,要知道發出信號的意義。

    C‧不要訂定教條(Don』t get dogmatic)
    救援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最好有第二種選擇。

    D‧激流救生15項遵守原則
    穿救生裝備、到上遊觀察、有後備計劃、要多重確保、記得三原則(保護自己、協助同伴、救助溺者)、方法要保持簡單、帶適當工具、確記水中不站立、溺者難自救、繩索不綁死身上、架繩不垂直流道、不立確保繩後、抓到溺者不鬆手、戴激流專用頭盔、積極主動多訓練。

三‧動力非動力器材救援

    A、船艇救援
    1、白水漂流法 Whitewater Rafts:
    .橡皮艇汽管18「和24」,艇身12『和24』分多節,破裂仍能浮水上,以划槳或長桿都可操作。
    2、硬底的船 Rigid Hulled Boats:
    船殼為玻璃纖維、鐵殼、鋁殼,平緩水勢無礁巖處適用,翻覆會打到人或夾中間。
    3、蛛蜘船 Spider Boats & Catarafts:
    邊有二根浮桶、中間有支架、底部鐵板子,與水接觸面大,兩邊彎高,可於三級白水或低堤壩區使用。
    4、汽墊船 Hover Craft:
    一層橡皮吹氣,水上、雪地、沙漠都可行走,空氣浮起船底未碰地,激流救生不易操作,不適用。
    5、充氣式救生艇 Inflatable Rescue Boats
    中間有木板或鋁板,四週為各節氣囊組成,外加船外機當動力,槳很淺不撞擊,可於三級白水使用。
    6、個人水中摩托艇 Personnel Water Craft?
    體機小、靈活、吃水淺,救援時要二人一組,是行動最快捷的救援器具。

    B、直昇機救援
    直昇機救援 Holicopters:
    1.協勤事項及危險程度
    山林區利用直昇機偵察、轉寄通訊、載運傷患、救者及器材運送、吊掛、垂降、繩索架設等,人員物件水中吊起放下。危險度最高。
    2.救援的考量及等級
    直昇機救援最具危險性,地形要熟悉。事件執行重要的是事前溝通。駕駛與救援人員配合不易,默契要足夠。症狀受高度影響的患者避免運送。患者機上的照護、擔架進出,優先考量。
    3.直昇機救援地面配合事項
    接近要在駕駛視線內,不由尾部、頭身體下彎放低。降落點斜坡時,要由下方處接近。降落點要清場避免物件被吹起,注意風向,頂風降落最好。注意電線、樹木避免危險,使用閃光器引導降落。戶外不以明火,避吹散引火災。上機受機工長指揮,行動輕、扣安全帶。降落場大小白天60』*60』晚上100』*100』(英呎)。
    個人救生裝備
    救生衣、口哨、小刀、反光帶、脫離裝置、頭盔、防寒衣、手套、防滑鞋、扣環、拋繩帶、閃光燈、手電筒。


四‧激流救生概述

    距岸10英呎為安全距離、熟悉水流型態、水花下有障礙物、轉彎處會起漩渦、橋墩下枕頭現象、遵守15項基本原則、V字型水域較安全、過濾網會卡住人員、水流彙集會生水洞、石後迴流區停止點。

  1. 激流救生白水漂流又稱防衛式游泳:腳向下游併合微曲、仰躺腳要低於臀部、雙手撥水控制方向、欲往左則頭身向左。
  2. 激流救生攻擊式游泳:頭朝上游捷式姿勢、身體斜向成45度角。
  3. 激流救生白水漂流救人:救者背後扣溺者雙肩、溺者在前往下游漂流、漂流期間再尋機靠岸。
  4. 激流救生拋繩袋救人:繩端環不可扣住手腕、估算水流拋向溺者身、一拋不準可做二次拋、救援要佈置多重人力、溺者左手抓繩會右靠。
  5. 激流救生枯木橫渡:障礙物如濾網會卡住、以攻擊式游泳去接近、手壓障礙物由上滑過、如停頓抓握會被卡住。
  6. 溺者陷於河道中救援:溺者卡住會被下壓入水、救援要多人及適當裝備、儘量讓溺者頭保持水面。
  7. 激流救生繩索橫渡架設:繩索拉過河方式:拋擲、船艇、延伸桿、拋繩槍、攜帶過河、直升機。
  8. 繩索架設及橫渡:繩索以45度角斜向水流架設,橫渡以D型環扣於主繩、繩環以栓馬結扣於D型環、雙手抓繩環收雙臂於胸前、面向下游以漂流姿勢滑移。
  9. 激流擺盪式救生又稱魚餌技術:繩袋繩子不纏到、穿有快扣救生衣、穿蛙鞋方便加速、攻擊式游泳接近、由溺者上游接近、背後扣溺者雙肩、向岸上傳遞信號、岸上要至少二人、固定後擺盪靠岸、卡住時快扣脫離。
  10. 激流救生淺灘橫渡:水位在腰部以下、團隊機制協力互助、棍棒做三角支撐、面對上游姿勢壓低、每人雙手互扣對肩、一人負責發口令。
  11. 激流無動力船艇救生:艇頭自調繩環三點固定、繩環前D環拉到牽引繩、主繩架設以車當固定點、主繩架設垂直河道為7:1裝置、牽引繩可控船艇前後左右動、船艇內救援者指揮。

五‧團隊游泳

    激流救援由於有其較高的困難度與複雜性,所以講求團隊合作,要求隊伍之組成,係以整體、團隊的安全為第一要務。當執行救援任務時、或於急流中船艇翻覆、或為橫渡對岸時,指揮人員必須於入水之第一時間,將隊員集結,而團隊可利用串聯式漂流、並聯式漂流法通過急流、險灘。

    A.串聯式漂流(又稱直式、毛毛蟲式)
    使用時機:在救生艇遭翻覆或救援隊伍欲橫渡至某一定點時,為確保團隊之安全,在漂流至大渦流、滾輪流、V字流、微笑流等急流時使用。
    姿勢:以控向式游泳與防護式游泳併用,由指揮人員擔任第一位,第一位採防護式姿勢,第二位將兩腿由背後夾於第一位之腰部,兩手抓在第一位之肩部,身體後仰;第三、四、五、六位依此類推,成毛毛蟲的形狀。第一位為指揮,負責監控前面溪流之狀況與前進方向的調整,可直線或45度角前進,當欲調整方向時(採控向式游泳),指揮者舉右手時,全體以右手向後划水,使隊伍偏向右側,反之亦同。

    B.並聯式漂流(又稱橫式)
    使用時機:同串聯式漂流,其差別在於並聯式漂流的面積較大,張力較大,流速較快。姿勢:由指揮人員擔任第一位,第一位採防護式姿勢,第二位防護式姿勢,右手穿越第一位之左腋下抓住左前肩之救生衣,第三、四、五、六位依此類推;反之使用左手時,全部用左手。

    C.團隊游泳並無一定姿勢,也並非一成不變,指揮人員可視水流流向,調整方式,如在大渦流、滾輪流、V字流、微笑流等急流或流域較小出現岩石時,使用串聯式漂流,而在緩流區使用並聯式漂流,以增加流速。??? 在溺水救援時,亦可利用直式的方式,救援者自背後夾住溺者之腰部,而將溺者帶至下游緩流區或岸邊。

六‧結語

    因應多元化課題,救難人員應心隨境轉,平常以吸收新知為第一要務,取人所長補己之短,提昇自我技能。

    生命的規則(Rules to Live By)
    會實做的人無法做一個很好的教練,身為教練要不斷吸收新知識,培養一位好的救難人員要反覆安排訓練、加強演練、吸收經驗、決定判斷。
    救援不要訂定教條(Don』t get dogmatic),要有多重備案。

    如美國文化學習技術求生步驟(Stop for saving lives)常用STOP所述:
    S:Sit坐下來T:Think想一想 O:Observe觀察P:Plan計劃

       平常先坐下來想一想,研究如有大積水要往何處引流,防範措施研究後要計劃,加強宣導、教育訓練,以期防止災難發生,減少救災資源付出。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繩結教學

繩結一

八字結

 

 

平結

 

 

繫木結

 

 

縮繩結

 

 

緊繩結

 

 

稱人結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繩結教學二

 
 
 
 

繩結二

單結

 

 

雙漁人結

 

 

普魯士結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救生訓練表格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體委會:水上安全救生授證審甄委員(考試官)
歐陽昭勇 府佩琯 羅照二 曾應鉅 劉育修 張忠峰 鍾永貴 隆文霖 楊政文 謝唯望
劉信傑 蔣士俊 卓炎山 江金象 張助道 孫俊彥 施長和 陳正國 林高正 吳三嘉
林瑞安 潘志榮 王宗展 谷長治            
 
 
第一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87年:高雄縣永安海域:總教練府佩琯
黃志銘  楊崇銘  陳佳伸  劉林財  戴宗文  劉芳裕  楊政文  賴志誠  蔡聰耀  蔣惠山 
李坤喜  陳明居  梁治民  江嘉興  陳辛梅           
 
 
第二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88年:高雄市中油宏毅游泳池:總教練府佩琯
王勝源  陳卉錦  莊振昌  汪財元  薛天正  陳銘山  劉育修  楊春玉  蕭文偉  楊境恩 
李鴻安  孫國恩  羅健民  高再傳             
 
 
第三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89年:高雄市國際標準池:總教練府佩琯
朱惠民  徐緯民  蔡寶川  周學才  許斯傑  許志建  王志銳  朱神龍  王國興  莊輝詠 
潘再德  陳水源  汪忠志  王執堯  黃志恆  蔡東瑞  楊文和  李再聰  謝永祥  孟培武 
余審博  吳三嘉  蔡武科  陳朝順  伍明錦  張明富  陳    傑  吳睿騰  許昭雄  賴永欽 
林清和  陳光隆  陳坤棋  葉志鴻  吳宗昌  郭惠玲  蔡水梅  柯清蘭  劉姿惠  傅宥心 
劉美華  黃慧君  邱郁雯  黃慇順  林采婕  陳益健  錢淑貞  蘇宗澤  張宣昌   
 
 
第四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1年:高雄市國際標準池:總教練府佩琯
伍聖惠  莊玉葉  王秋鳳  蔡淑華  陳永松  曾存方  宋鵬在  劉士毅  吳家鵬  曾志賢 
林明輝  刁祺昌  孟繁昌  蔡東仁  隆文霖  簡佑儒  李淵招  陳文景  蔣士俊  何天福 
鄭峰茂  吳珠脛  吳俊瑩  蘇銘銓  陳慧玲  陳慧瑛        
 
 
水上第159期交叉認證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2年:高雄縣澄清湖泳池
吳文莉 張忠峰 黃利益 周進平 陳俊成 劉觀正 邱廣研 謝唯望 陳震川 章文偉
江志光 陳仁德 吳聰裕 徐嘉宏 鄒世平 陳文正 蔡獻逸 翁榮祥 黃柏蒼 余龍飛
吳明錦 邱泓典 張明義 彭明權 楊武上 李一良 李喬漢 李茜蒙 曾子達 馬道俊
葉百檜 楊繼虞 范崇理 蘇一恩 蔡尚武 黃旻禧 林     森      
 
 
第五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2年:金門海龍部隊:總教練曾應鉅
溫增仁 白子葦 黃志銘 賀維詳 柯金財 陳小龍 蘇子淵 辛俞豪 薛正雄 潘子勇
簡俊傑 彭萬金 莊明道 林仲偉 程志僥 陳正和 劉文正 范弘逸    
 
 
第六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3年:金門海龍部隊:總教練歐陽昭勇
許尚晃 洋隆維 曾能泉 蔡憲松 金文斌 李瀚生 吳能祥 許賜祥 李世雄 吳志華
翁耀宗 張鴻傑 李恩承 張育嘉 彭仁男 張貴安 林彥廷 林子洧 錢穎暘 廖品昇
 
 
第七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4年:高雄市國際標準池:總教練羅照二
呂長達 楊佳峰 鄭詠仁 王創宏 葉宗弦 陳泰良 高大維 龔泰源 邱丁科 鄭凱元
趙伯勛 鍾侑哲 蔡宗育 許義福 闕士恩 陳光華 許家銘 蘇泉明 邱進國 陳鵬仁
洪二中 王茂宗 李明章 凌發台 周賴春妹          
 
 
第八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6年:高雄市中油宏毅游泳池:總教練府佩琯
黃正志 朱韋諭 蔡秉儒 黃俊源 隆旻家 王雍勝 吳聖翼 楊必進 黃逸民 廖偉治
洪築竣 林進春 沈超億 王清德 陳財源 陳柏憲 曾祐陞 王素菁 黃珮萱 陳玉稠
潘鳳娟 葉佩雯 陳泰良 鄭凱元 鍾侑哲 陳鵬仁 魏傳財 蔡鴻麒 尤志聘 邱進國
蘇泉明                  
 
 
第九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6年:彰化泳池:總教練府佩琯
卓炎山 張光偉 張碧珠 施炳津 李元董 李彬銘 江金象 葉宗雄 蔡垂斌 許傳旺
賴福青 陳瑞源 顏健明 黃德發            
 
 
第十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6年:彰化泳池:總教練卓炎山
何成益 何順永 余清花 劉松樺 劉財本 吳則毅 吳    緞 呂坤宗 尤俞勛 彭成號
林延旭 林悅 林金海 梁啟民 楊文凱 楊春美 江堂煙 汪庭宇 沈峰陞 溫文華
王定國 王銘洲 羅永源 翁志忠 莊豐彰 蘇相化 許崙樹 謝寵策 賴靜玉 陳世彰
陳友欽 陳惠弘 陳百享 黃秀鳳            
 
 
第十一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7年:高雄市中油宏毅游泳池:總教練府佩琯
林榮男 謝雨陸 李信毅 顧承翰 陳科志 高英傑 林憶雯 楊朝鈞 高嘉俊 丁銘傑
林嘉祥 林威列 陳廷曜 胡聖祥 劉依萍          
 
 
第十二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8年:高雄縣仁武泳池:總教練府佩琯
陳炳芳 黃奐銘 黃士虔 孫瑞忠 郭金裕 楊俊明 陳奕成 徐金松 淩德文 鄭宗瑋
陳和順 鄭兆良 陳錦麟 陳    好 劉雅淳 傳南朝 黃鴻堯 張天枝 林子暘 林義評
劉金良 范家華 林獻文 吳昆木 陳增榮 蔡光福 蔡順泰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水上救生初體驗

 

水上救生初體驗
                                                                         劉晉湧
    會接觸到水上救生活動是因為家裡的關係,由於爸爸常常時參與協會裡面的事務,平時在家看到的就是一些有關救生資料表格的製作,放假的時候爸爸經常就到山上或海邊去執勤救生,要不然就是去幫忙協會海訓、溪訓等等,或許是因為這樣的耳濡目染,逐漸對於水上救生的工作產生興趣。
 

由於自己唸的科系跟水息息相關,在學校作實驗的地方都有很深的水,有時甚至需要出海或是在水庫溪流中作研究。雖說現在學校系上提供我們使用的水槽雖深但應該是很安全的,但也覺得自己應該要學習一些救生的知識來未雨綢繆一下,至少外出實驗或實習的時候也能保住自身的安全,基於這個動機,所以我接受了爸爸的安排,參加了水上救生員訓練班。
 
受訓上課的期間,聽了許多各種水流的實際狀況,學到了急救的技巧,也在海訓跟溪訓之中,學了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身邊不時都有協會中的教練與長輩用心指導,使我對水上救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時候才是我真正參與救生活動的開始吧!由於課業的關係,縱使很想要參與水上救生的活動,也只能利用課餘的時間幫爸爸一點忙,也有幾次跟著協會裡的教練到茂林的山上執勤,或許是我們比較幸運吧,執勤非常順利都沒什麼事情發生,偶有突發的小狀況也都安然渡過。
 
印象最深的是參與協會中支援左營萬年季的救生工作,由於家就住在左營,所以也就常常到那邊去晃了,這個工作我覺得還滿有意義的,執行救生任務之餘,也讓我對於成長的故鄉的歷史文化跟民俗風情更加瞭解,算是參與救生工作的一個意外的小收穫吧!蓮池潭的風光與人文氣息,讓我在畫舫上執勤時想了很多,也曾經迷失掉,想說自己為什麼在這邊做這種事情,明明有書還要念,明明可以翹著腳看電視,明明可以把這時間拿去打工賺錢,為什麼要花時間在這裡做志工呢?但是看到那麼多的協會救難大隊的救生志工們,真心誠意地奉獻,自己也頓然釋懷了。
或許這份工作真的就是一份甘願付出服務的工作,那是一種無怨無悔的甘願付出,因為我們小小的犧牲,卻可以換來其他人安心的在湖畔遊玩,或許犧牲了假日,犧牲了電視節目,犧牲了許多跟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感覺還是很充實。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忙很忙,卻還要來執勤,或許在別人或是不理解的朋友眼中,會無法想像我們為什麼要這樣,但當別人懷疑我們為何如此不眠不休,甘願付出的時候,我們又何嘗不會懷疑他們為何如此的甘於平淡呢?這也算是一種甘願付出的甜蜜吧!    
                                                                           
    由於自己接觸到很多關於水的理論,深深知道水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可想而知救生的工作可以說每次都是拿著自己的生命去博吧!尤其是那些長時間從事救生工作的前輩們,常常可以從他們的口中聽到水的險惡、溪流的無常;也經常在他們談話中聽出以前的救生活動所發生的趣事,以及所遇到的危險狀況,深深覺得從這些前輩的言談中,可以得到許多難以從書本上獲得的寶貴經驗。
 
跟大家在一起執勤看到協會裡執勤的夥伴們,雖然在執勤的時候或許會放鬆心情,順便瀏覽風光,但每個人卻都是隨時注意著水上水中以及週遭的情形,隨時注意著有沒有什麼狀況發生,每個人都是緊繃著神經,用嚴肅的心情來面對每一次救生的工作,這讓我們這些晚輩看到了,都會被他們那種精神而深深感動,我想,這也是水中運動協會救生工作的一種精神上的傳承吧!
 
或許有人也曾經心灰意冷、熱血也曾經被澆熄、付出也曾經被潑冷水,但對我來說,或許是對「水」這個東西充滿著熱情與活力吧!也許在日後假日課餘時間,有機會繼續跟著協會裡面的長輩們繼續參與水上救生的活動,繼續跟著前輩們互相學習以及成長,畢竟做這種有意義的工作,雖然看似平凡,但能得到的東西與帶給人的感動,卻是最大的。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2

 
 
 
 

第十三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9年:台北縣分會:總教練張助道
林朝富 李佶澄 李維禛 陳克偉 張至恩 王振聲 張至斌 蔡宏君 張清雲 許永淮
張至男 吳世鈞 楊皓宇 薛凱文 鄭婉貞          
 
第十四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9年:中油宏毅游泳池:海巡署專班:總教練府佩琯
沈展毅 陳小龍 林文豪 張栩睿 蔡文彬 陳逸倫 陳志堅 何哲維 湯柏威 許杰琦
顏錦泰 孫勝恩 林昆豪 蕭啟宏 蔡福生  陳竑斌 郭立仁 許維弘 李政緯 鄧逸群
洪啟仁 林建宏 黃吉凱 梁莊明 林仲宏 鍾榮昌 蔡明江 曾威霖 林育諄 蔡正峰
 
第十五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9年:中油宏毅游泳池:總教練羅照二
謝威國 劉廣霽 周澤宇 劉韋廷 李岑軒 鄧鈞元 洪俊傑 林國軒 陳琦恩 黃志誠
 
第十六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第十七期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班名冊
99年:中油宏毅游泳池:總教練劉育修
張正宗 隆旻榆 蔡偉杰 洪漢鵬 吳俊輝 黃浩庭 楊森 黃慶文 陳妍妏 黃鈺雯
黃煒鈞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我經歷過的幾件驚險失敗經驗(激流篇)

 

我經歷過的幾件驚險失敗經驗(激流篇)

資料來源:本會93年刊文章
 理事長/曾應鉅
    自民國68年起,參加由本會前理事長府佩琯教練所開的高雄市改制為院轄市第一屆救生員班後,幾乎一直未曾離開這個環境。25年來上山、下海參與百來次的救溺任務及不計其數的訓練工作,倒也累積了許多一般人少有的失敗經驗,能付諸文字與夥伴分享,或可避免重蹈覆轍,亦是樂事一件。
 
壹、   2001年8月,在八掌溪事件隔一年,個人有幸參加某協會舉辦的溪流救生訓,擔任其中突擊吊橋教練工作。在接近中午休息時分,熱心的協助某教練進行攔截索架設。當時河道寬約50米,在較下游處有顆被溪水完全覆蓋住之巨石豎立於河道中間,河道在該處也由50米寬緊縮為約20米,換句話說該處附近之水流衝擊力為他處之四倍。
當時我穿上一件救生衣(非泛舟使用之大浮力救生衣),救生衣結構襠帶二條、胸帶四條,相互以快卸扣固定。利用大D鉤環將繩索端之八字圈結,固定於救生衣背後胸帶上,斜向下游游向對岸,進行攔截繩固定;岸上則有五、六位教練協助將繩索托高及送繩工作。
 
    出發後一切皆非常順利,但就在游過巨石時,狀況發生了,因縱身太長的關係,造成11㎜直徑之編織繩繩索垂入水中,並經由水流沖擊更漸下沉。在將游近對岸時,下沉漂流之繩索終於卡住巨石底部,並將我硬生生拉回水流最湍急處,此時的我猶如疾風中線端之風箏,隨強風上下飄動,隨激流沉浮;且因受激流強力衝擊,救生衣緊緊包覆著胸部,造成無法呼吸之困境。起初,我嘗試奮力游出困境、強行呼吸、解除鉤環等動作皆未如願後,仍好整以暇的開始解脫救生衣。當解至鉤繩索之胸帶時,方覺不妙,因此時之救生衣快卸扣在受力後,居然無法解開,雖經多次嘗試仍不動如山,而空氣卻已耗盡;生命的終點、生死的感覺就在這一瞬間感受到死神的招喚------

    心想若在此時、此地掛了,毫無疑問的絕對是笑話一樁;遙望不遠處之教練夥伴,仍無法感受到身處險境的我所盼望的急迫支援需求。最後燃起的鬥志,在這生死一瞬間做垂死前的掙扎,居然讓我解開了幾乎認為不可能 解開的快扣。春風拂面,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心中感謝著冥冥之中協助之力量。漂游回岸上,請教練們協助將繩索、救生衣拉回,再次穿上救生衣,將繩索外掛於魚雷浮標上,再次向對岸挺進,我知道若沒有面對恐懼,我將永遠退出激流救生工作。在任務完成後,將剛剛在鬼門關前走一趟的狀況、心得與教練團們分享,提醒在未來同性質任務時須用浮水繩、不可將繩索固定於身上、須隨身攜有鋒利之刀具---一個從鬼門關九死一生安然返來的夥伴的心得報告。
 
貳、       2003年10月9日與某救難團隊同赴茂林鄉濁口溪進行溪流救生訓,當時進行最後一項「激流浮板衝浪」及泛舟活動,全程12公里左右,此時天空陰霾,時而驟雨。因職責因素,個人持浮板排在隊伍最後端,注視著隊伍像鴨子般滑水前進,那種切入浪群、接受如洗衣機攪拌後又全身而退的快感,一直是個人玩水的最高享受;看著大夥兒戲弄著浪花,歡笑聲在溪谷中廻盪,一切彷彿都在掌控之中,一切是那麼的美好。但就在一個激流轉彎處,我不慎由浮板上滑落,雙腳很自然的踩向河床,卻驚覺右腳踩站之處恰為一石縫,腳踩踏後居然無法脫離,加上強勁的水流滔滔不絕,壓得身體無法浮出水面呼吸。

    而此時前面的隊伍因河道彎轉的關係,望不到後頭危急的我。當時心想:若非死於現場,亦只有斷尾(腳)求生罷。在萬念俱灰準備進行不可能的動作時,突感水勢轉緩,受困之右腳順勢舉起,居然就這樣脫困了,生與死就這麼的幾近不著痕跡下完全改觀。環視周遭,再次感謝冥冥之中無形力量賜予之重生,並終於了解到在水深、急流處隨意站立之危險性。
    印象中就在同一天新竹尖石區發生山洪爆發,某一溯溪隊伍來不及脫離河床,人員被突來之洪水沖倒,一人因腰部之鉤環卡住石縫,無法解套慘遭溺斃;一人腳被石縫卡住,最後骨折重傷脫離。花蓮一女軍官下水救人(忘了她是否穿救生衣),被洪水沖倒溺斃---------。
 
叁、 2003年6月22高雄縣荖濃溪進行著全國泛舟大賽。大約二個星期前,該區大雨不止,這是當年最大的一場豪雨,整個山區溪水暴漲,較低窪地區像一座座小水庫般呈現著。
    一個星期前我們救難隊伍,剛赴同位於高雄縣之茂林鄉濁口溪,協尋疑似落水失蹤或仍於山區避難之該鄉江姓鄉民代表。江鄉代上山後便碰到這場暴雨,生死不明。
     當時救難隊伍兵分二路,上游人員乘坐直升機攜橡皮艇一艘至舊萬山,降落後橡皮艇再沿馬里山溪、濁口溪下行;另一路則自紅塵峽谷操橡皮艇順流搜尋;大雨稍歇,山水仍急,這真不是進行這種搜救動作的環境----事後的覺悟。
    上游人員在出發不久,便在一處弱水區發現江鄉代的背包,整個士氣大振。接下來橡皮艇衝過幾個匯流口後,水勢更加高漲,且因地勢落差過大、河道變窄,幾次強渡關山,幾遭強浪吞沒,最後不得不在出發約三分之一的路途,棄船另覓山徑返回。
     可以想像到一群人穿著濕重的防寒衣、防滑鞋爬在陡坡超過60度以上、幾乎只有山羊能攀爬的岩壁,只知方向、沒有路徑,天空下著雷雨,尚需趕在天黑前返回基地的慘狀(無照明器具);唯一感欣慰的是,帶頭大哥是原住民弟兄,只要不脫隊應可全身而退。
  
    當天早上我們大約九點下水,在激流及山涯奮鬥了近十二個小時後,在筋疲力竭下終於又回到多納。感謝下游的領隊余龍飛等夥伴,在天黑前攜照明器具於半路與我們會合,否則我們真成為被救的救難人員。下游三艘橡皮艇情況也不好,因下游匯集更多水流,水勢更加湍急,幾乎在一出發便人仰馬翻。第一艘橡皮艇翻覆後,有幾位救難人員在激浪區漂流了約500多公尺後,方幸運爬上岸;有位伙伴被強勁之激浪推向河道中央石頭上,環顧四周滾滾黃浪,久久不敢動彈。
 
    另兩艘雖掌控得宜未翻船,但幾個漩渦區、強勁廻流區幾乎讓所有人員無法招架,連幾位在荖濃溪長大的老泛舟業者亦大喊吃不消,在勉強挺進一半,感受無法與大自然抗衡下,做出明確的抉擇-------收隊。
    在大自然環伺下,人的生命頗為脆弱,更遑論去征服大自然、或與大自然相抗衡。本次任務雖全體救難人員能全身而退,但每每憶起當時情景,仍不免一番自責與感謝眾神保佑。在危險、情況不明的環境裡,一個救難人員一定要確實遵守安全守則,並做好保護自己、協助同伴、再進行救援任務的程序。
 
    感謝眾多出生入死的夥伴一路相挺,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初探臺灣地區水域救生志工之特性

初探臺灣地區水域救生志工之特性   作者:  鄭峰茂教練

 

資料來源:本會96年刊文章

 

    1990年前台灣地區水域救生組織發展,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以及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為首,分別成立於1904年以及1970年,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以急救訓練、水上安全救生訓練、家庭健康保健、居家照顧訓練等為組織中心目的(中華民國紅十字會,2007);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以水上安全救生工作與救生員訓練等為組織中心目的(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2007),1991年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緊接而後成立,並以推展各項水中活動、訂立標準化的水肺潛水訓練規則及國際認證系統、推動與改善水肺潛水安全性之相關高科技材料與潛水裝備研發、執行有關潛水科技方面的研究計劃等為初期組織中心目的,雖然成立時間較前單位晚了約二十年,發展至今共設有蹼泳委員會、潛水委員會、游泳委員會、溯溪委員會、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水中有氧委員會、水上摩托車安全教育推廣委員會、救難大隊等八委員會(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2007),近年來歸功於政商有力人士以及全體會員志工共同努力不懈下,業務發展迅速,並在歷屆理事長與曾祕書長的帶領下業務蒸蒸日上,組織發展成敗與否的重要因素在於領導者的態度、方向與無私的奉獻(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2007)。近十年台灣陸續成立的水域救生組織有中華民國游泳救生協會、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中華民國游泳事業協會、中華民國水意外防治教育學會等(不含地方性組織),主要以推廣游泳救生訓練、水上安全教育、以及協助政府機關消防局相關救災救難之任務宣導(邱國峰,2003)。

 

    台灣地區水域救生教練意指,具備合格水域(水上)安全救生員資格、及持有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證,並曾接受過水域(水上)救生教練專業訓練課程者至少64小時以上專業技能訓練,依受訓單位不同略有差異,其中專業訓練課程包含救生四式、競技四式、潛泳、基本仰泳、反蛙泳、側泳、揮臂側泳、救生拖帶等游泳技巧、海浪救生、靜水救生、溪流救生、IRB快艇救生與操作、CPR實務、以及相關救生技巧教學法、游泳教學法等訓練課程,並須於結訓後義務協助授證單位推廣救生訓練工作與推廣、以及協助政府機關消防局相關救災救難之任務等等(邱國峰,2003)。志工則指不以經濟報酬為最終目的,並自願性奉獻自己的專長與時間,為大部分志願工作者的統稱(黑幼龍,1971;葉緒榮,1998)。就目前台灣水域救生協會所屬各縣市分支會及業務單位,在執行與推廣上均遭遇人才培養、以及不易留住人才等困擾,許多的救生志工當初參與志願服務工作時的總是滿懷熱情,最後卻可能因為無法盡情發揮所學,或無法於工作中獲得應有的滿足與成就感,以及內部溝通失衡等因素,進而與協會漸行漸遠或自立門戶,這樣的結局,不論是對組織、社會、以及個人而言,儼然三方皆輸(宋世雯,1999)。

 

   水域救生志工參與志工服務的動機並不是以獲得財務上的補償為主要參與動力來源,因此相較一般商業營利組織員工而言,績效、考核、以及獎金等誘因,對水域救生志工族群來說並不具任何效用,對於非官方組織(NGO)與非營利組織(NPO)的非財務性的激勵就更顯重要,如何有效提升水域救生志工的工作滿意度、自我成就認同感、以及組織氛圍,將對於提升水域救生志工的忠誠度有某程度上實質的幫助,對於整合資源、有效提供志工進修管道、以及建立人力智庫將有助組織永續經營與管理,並進而創造組織、社會、個人共贏的新局面。

水上安全救生委員會
美國汽車落水自救演練